陈鸿 柳州市中医医院
很多人都存在牙周问题,而牙周手术是治疗牙周病的重要方式,比如在牙周炎发展到比较严重的阶段时,依靠基础治疗很难解决所有问题,此时就要利用手术方法有效处理牙周软组织以及硬组织,以获得理想的疗效,保障牙周组织健康,并维持牙列完整性,合理延长患牙寿命。牙科医生通常会在对牙周疾病患者进行基础治疗之后,针对不同的疾病症状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来解决问题。而具体有哪些牙周手术类型呢?接下来,本文为大家做出详细介绍。
(资料图)
一、膜龈手术
膜龈手术主要适用于附着龈过窄的患者,可以理解成因为牙龈退缩或者是牙槽骨吸收导致牙龈边缘至唇颊系带这一段的牙龈距离变窄,这种牙周组织在受到食物冲击后会变得不够稳定,此时可通过膜龈手术使附着龈的宽度变大。通过手术方式既能够将较深的病灶消除,还能使缺损的组织得到整复。膜龈手术主要是利用前庭沟、系带、膜龈联合、牙槽黏膜、牙龈等组织的关系,通过手术的方法合理调整各个组织,使不同组织能够互相弥补,实现修复目的。
二、根尖向复位瓣术
一些牙周病患者需要接受骨形成术或者是翻瓣术治疗,但因为手术区域的附着龈比较窄或者系带部位和牙龈缘比较接近又或者由于根分叉部位受累而不适合原位复瓣的情况下,患者可选择根尖向复位瓣术。手术过程中,要先做一个内斜切口,将牙周袋内壁当中所分布的病变组织去除之后,在两侧作出垂直切口,并适当延长切口至牙槽黏膜区域,随后切透骨膜,将全厚瓣翻起来,使骨损伤全都暴露在外,进而把已经出现病变的肉芽组织全部清除,结束后平整根面,适当地修整骨形态,随后朝着根尖方向推黏骨膜瓣,用这种方式加深前庭沟,并让龈瓣边缘都覆盖到唇侧骨嵴,之后以间断的方式缝合垂直切口。
三、前庭沟扩展——骨膜开窗术
这一手术主要适用于接受内壁刮治术或者是龈切术治疗之后,存在附着龈过窄或者是缺失的患者。这项手术需先在牙槽黏膜还有附着龈相交界的部位作一个水平切口,一直到达骨膜,注意不能将骨膜切开,适当延伸切口末端,主要到达附着龈部位,随后展开钝性分离,对前庭沟进行力度适当的推压和拓展,将在骨膜中附着的肌纤维以及系带剪断,使包含骨膜的骨面裸露出来,并结合颌骨高度明确附着龈宽度需增加多少,之后在相应区域通过尖刀将骨膜切开,朝着根尖的方向稍作剥离,形成骨膜窗,宽度在2毫米左右,最后把牙槽黏膜瓣边缘还有骨膜开窗部位根方相互缝合起来。
四、骨整形术
这项手术主要能够对由于牙槽骨畸形导致牙龈生理外形受到影响的情况进行有效处理,而且手术之后不会导致骨高度下降。此项手术的适应症主要有三项:骨边缘线不整齐而且断断续续的,骨边缘因为突出形成了臂架状,受到颊舌骨板的影响逐渐产生呈岩石状态的骨隆突。这项手术应用中要先进行常规的消毒与麻醉处理,随后根据暴露骨所呈现出的形态,联合应用翻瓣术,对骨边缘进行合理修整,最终形成比较整齐的斜坡状态。此项手术操作过程中要持续冲洗冷生理盐水,由此防止产热。手术完成后要及时清理创面,并使根面保持平整状,采取恰当的酸处理措施,还要合理缝合,通过盐水贴敷,最后进行牙周塞治。
五、骨再生术
二壁、三壁骨袋患者比较适合应用此手术方法,但是四壁骨袋患者不适合采取这一手术。在骨再生术应用中,要先让裸露的骨袋翻瓣出来,清晰地掌握骨壁数量还有骨袋形态,随后对软组织壁还有根面进行合理处理,并将骨袋当中的牙周纤维刮除掉,在处理骨壁之后形成相对清洁并且有血液渗出的骨面。
六、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
这种手术主要是通过一定手段,将和组织没有关联的干扰全面排除,促进形成血凝块,同时促使特定组织朝着特定方向进一步发展再生,最终获得促进组织再生的效果。Ⅱ度根分叉病变以及骨下袋(二骨以及三骨壁袋)患者比较适合应用此手术方法。这一手术中,所应用到的材料既有降解性材料也有非降解性材料,前者主要包括胶原膜以及聚乳酸类材料,后者主要为聚四氟乙烯材料,领口部分是在膜冠方边缘所分布的膨大部分,包含诸多开放式微孔结构,围裙部分为闭合性膜。